張彌曼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傢獎



掃一掃

看張彌曼演講視頻

她的領獎:忘瞭拿獎杯

3月22日晚,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傢獎”頒獎典禮。

82歲的張彌曼女士走上臺去,從歐萊雅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讓-保羅·阿貢手中接過“世界傑出女科學傢獎”的獎杯,合影。

她將獎杯擱在講臺上,發表瞭5分鐘演講,然後就離開瞭:獎杯忘在瞭講臺上。

經提醒,她才回過身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黛麗·阿祖萊,將獎杯送到她手裡。

——這兩天,張彌曼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傢獎”的視頻和消息刷屏瞭,在社交媒體到處轉發。這個“忘拿獎杯”的小插曲,網友評論“好可愛”。

她的工作:從巖石裡找東西

張彌曼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評獎消息說,張彌曼創造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瞭新觀點。

主辦方評價:正是因為張彌曼的長期努力,中國在國際古生物學領域享有重要地位,並且營造出富有活力的學術氛圍,湧現出一批新一代古生物學傢。

張彌曼認為,古生物學這一領域,雖不為大眾所熟知,但應用價值不可小覷。“古生物學傢,特別是研究無脊椎動物的科學傢們能給國傢礦產、石油開發提供基礎的地質資料。”

“開發礦產就是要從巖石裡找東西,而巖石有很多種,有沉積巖、火成巖等,有些巖石裡基本沒有東西,古生物學傢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沉積巖。”她說,“勘察需要瞭解巖層和時代,比如石炭紀形成瞭豐富的煤,侏羅紀有段時間也有煤,第三紀也有些褐煤。”

她的經歷:“先結婚後戀愛”

她的演講很風趣,掌聲不斷。

開場白稱呼語說的是法語,接著說:“不要對我的法語期待太高。”

“在這個特殊場合,如果不講一下我的古脊椎動物研究生涯,那是說不過去的。”她說,“我的研究生涯開始於大概60年前,那時我還隻是一個在莫斯科讀書的留學生。”她說她選擇這個研究方向,“就像一句中國俗話所說的‘先結婚,後戀愛’”。

她的父親張宗漢是醫學生物學教授,受父親影響,她小時候的理想是當醫生。

“1955年,我們十幾位同學被分到莫斯科大學古生物學專業學習。至於古生物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當時卻連一點兒概念都沒有。”她後來回憶說,但做起研究後“發現非常gps車隊管理系統有意思”。

她的挑戰:拿著“魔鬼般的魚”

2006年1月19日出版的《自然》雜志新聞特寫欄目,刊登瞭記者戴爾頓撰寫的《她迷上瞭化石》。

文中說,1965年,張彌曼去當時古生物學研究重鎮之一的瑞典國傢自然歷史博物館留學,當年在那裡做博士後的德國舒爾茨教授回憶,她帶去的從雲南早泥盆紀地層中采集的魚化石(楊氏魚),對當時瑞典學派的鼻祖斯坦秀和雅維克等人所持的肺魚和總鰭魚系統發育關系的傳統觀點,提出瞭挑戰:楊氏魚雖歸入總鰭魚類,但它沒有內鼻孔。雅維克甚至戲稱它為“魔鬼般的魚”。

上世紀70年代末她重回瑞典完成這項研究,80年代初發表成果,雖隔瞭多年,仍給四足動物起源、古魚類的形態學、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的研究領域帶來瞭重要影響。

張彌曼科研嚴謹是有名的。

當年也在瑞典國傢自然博物館讀研究生的沃德林教授,後來成為博物館的資深研究員。他說:“她的不說過頭話的作風使她的數據資料更可信。她不會越出證據說話,她從不誇張。因此,她說什麼時,你就信。”

她的考古:40天不洗澡 一頓飯吃2斤

年輕時,她每年好幾個月跋涉在荒山野嶺尋找化石,一人一扁擔,挑著35公斤的被子、錘子、化石紙、膠水,每天要走20公裡山路。所以她飯量驚人,就著幾塊黴豆腐,一頓飯能吃下2斤。

在橫店,她睡農傢閣樓,墊著稻草,蓋發黴的爛棉絮,40天無法洗澡,身上長瞭虱子。回傢第一件事是把衣服和棉被扔入大鍋煮沸。在縉雲附近磨石山山頂,睡小山村的祠堂,剛睡著,幾隻老鼠從她臉上爬過。

她一直堅持自己采集化石,自己修理、拍照、研究。

她在瑞典訪學,采用連續磨片法,制出楊氏魚顱骨蠟質模型:一塊2.8厘米長的顱骨化石,畫瞭540多幅線條圖,有的圖一張畫十四五個小時。

“我今年已經75歲瞭,即使沒有任何意外地工作到80歲,也隻有5年時間。可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2011年她這樣說。如今她82歲瞭,還在工作。這次獲獎時,主辦方介紹:“張彌曼仍在繼續她的研究,永遠堅定地探索著人類的起源,勘測那些在地球和時間中旅行的魚”。

她的學生:不知老師有如此盛名

“每當記者問及她的成就,她總是避而不談,反而把成績歸功於她的學生和同事們。”2006年,戴爾頓寫道,“同行們經常談論張的溫和及熱情的一面。”

她一直gps物流車隊管理系統如此。

2011年,她當選瑞典皇傢科學院外籍院士,她說:“這項榮譽並不屬於我個人……”

去年11月這次的獲獎名單公佈,她婉拒采訪,說:“我做的工作真的沒什麼,而且手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學生時代)的印象是,她是一位和善的淑女,跟我們一起參加學術會議的野外考察,總是饒有興趣地傾聽我們一派學生腔的嘰嘰喳喳,而她自己卻不顯山不露水。”《自然》雜志資深科學編輯紀恒瑞說,“她是那麼地謙虛低調,我當時壓根兒就不知道她的盛名或她的人生和職業經歷。”

這些話寫在紀恒瑞為《化石魚類的形態、系統發育和古地理分佈:張彌曼賀獻專集》寫的序中。此書是4位國際同行,為張彌曼從事古魚類研究50周年所編。

她的傳人:在她這兒不犯忌

她早已將學術“含金量”頗高的泥盆紀研究傳給瞭學生朱敏,她打算繼續完成楊氏魚研究,同時還研究青藏高原邊緣的鯉科魚類咽喉齒。“到瞭我這個年紀,做什麼項目都行,都可以試試看。”

2006年,在張彌曼70歲生日之際,朱敏將一項魚類起源方面的重要發現,獻給老師,這就是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晨曉彌曼魚。

她的研究生周忠和,研究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的魚化石,後來在野外發現瞭鳥類化石,向張彌曼提出改變研究方向。這在當時是犯忌的。但她從工作需要和學生潛質等方面考慮,破例批準。

“最初看似很不起眼的研究轉向,卻為後來使中國成為古生物學研究的主力鋪平瞭道路。不久,世界各國頂尖的古生物學傢都紛紛跑到中國來瞭。” 戴爾頓說。

她的回鄉:人傢格囡已在紡線,儂還勿起

張彌曼1948年、1974年、2004年三次回老傢嵊州。

第一次回鄉,奶奶每天一大早催她起床:“儂看人傢屋裡格囡已經在紡線,儂還勿起。”媽媽讓她用舊毛線給奶奶織瞭一副露指手套,大年初二全傢聚餐,奶奶戴著這雙手套到處給人看。

第二次回鄉,盡管她不認識幾個人,可人們爭著和她打招呼,大姑也等在傢門口瞭。她驚訝消息傳得如此快,“當時老傢還沒有電話。”她說。

第三次回鄉後返回北京,女兒女婿說買到兩條特別漂亮的領帶。她說,十有八九,是嵊州產的。

貨車管理系統 張彌曼

名片一

浙江嵊州人,1960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地質系,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任職,1983年-1990年任所長。1965年-1966年、1980年-1982年,在瑞典國傢自然歷史博物館進修,獲斯德哥爾摩大學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2年-1996年擔任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1993年-1997年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1995年被選為倫敦林奈學會外籍會員。1997年被選為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名譽會員。2011年當選瑞典皇傢科學院外籍院士。2016年獲國際古脊椎動物學界最高獎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名片二

“世界傑出女科學傢獎”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在1998年聯合設立,每年授予從全球各大洲遴選出的5名為科學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女性,表彰她們的傑出成就,支持她們的科研事業。

獲獎者由國際科學界10位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評審團選出。今年的評審團主席是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伊麗莎白·佈萊克本,她2008年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傢獎”。

張彌曼是獲得這一獎項的第五位中國女科學傢。今年獲獎的另外4位是:英國植物分子生物學傢卡羅琳·迪恩、加拿大發育生物學傢珍妮特·羅桑、阿根廷生態科學傢艾米·奧斯汀和南非兒童健康醫學專傢希瑟·紮爾。

綜合新華社、中科院官網、文匯報、澎湃、紹興晚報等報道
arrow
arrow

    isg240uw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